|
億杰控股集團是一家旗下有多家子公司,集能源礦產、商業地產開發運營、電力技術、數字經濟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環保產業、醫療健康、智慧物業于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集團,和多家央企、國企成立了混合所有制企業。各業務板塊分布在陜西、青海、四川、福建、河北、寧夏、天津、廣東、內蒙古等地及美國、德國、澳大利亞、匈牙利、俄羅斯、土耳其、英國等國。
在“混改”方面。集團先后與陜煤化集團、陜西有色集...詳細>> |
|
|
|
|
陜西日報‖用好“加減乘除” 讓市場主體留得住發展好 |
時間:2022/5/16 點擊率:1042 字號:大 中 小 |
5月11日,西安市民在西安高新區綜合服務大廳邁科商業中心服務站辦理業務。
今年以來,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積極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,用更優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。
一季度,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5.43萬戶。截至3月底,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突破500萬戶,在全國排名第12位。全省實有市場主體數量由2018年底的304.17萬戶增加到今年3月底的500.25萬戶,增長64.46%。全省實有企業數量由2018年底的82.04萬戶增加到今年3月底的127.76萬戶,增長55.73%。市場主體數量在持續增長的同時,結構也不斷優化。
政策做“加法”
“扶上馬,送一程”更加精準
“現在辦理業務可以不出樓,省時省力,簡直太方便了!5月5日,中建絲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人事專員猴永飛說。
西安邁科商業中心有300余家企業入駐,企業類型多元化,對政務服務的需求逐漸增多。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,4月21日,西安高新區綜合服務大廳邁科商業中心服務站正式啟用,這是西安高新區首個設立在商務樓宇內的政務服務站,可為樓內及周邊企業提供“一站式”政務服務。
“服務站實行‘一窗通辦、集成服務’工作模式,可受理企業稅務登記、人才服務、社會保障等近百項高頻業務。我們嚴格落實首問負責、服務承諾、效能問責等5項制度,為入駐企業提供‘一體化、零距離、全方位’的政務服務!蔽靼哺咝聟^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張棟說。
為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,我省建成了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服務平臺,將企業登記、印章刻制、稅票申領、員工參保登記等7個事項“打包”,企業開辦壓縮至2個工作日內辦結;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,按照直接取消審批、審批改為備案、實行告知承諾制、優化審批服務4種方式破解“準入不準營”“辦照容易辦證難”問題……一系列舉措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,為穩增長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。
對各類企業,特別是中小微企業“扶上馬,送一程”的力度同樣在加大。
今年1月,我省印發了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若干措施,從加大紓困資金支持力度、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、加大融資支持力度、減輕企業負擔等9個方面,提出24條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的具體措施,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,全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,為穩增長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。
市場主體的持續發展,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。我省從加強資源要素保障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、優化市場經營活力等方面為市場主體壯大做“加法”,在減環節、優流程、壓時限、提效率上下功夫,著力營造法治化、國際化、便利化的營商環境,各部門圍繞市場主體出政策、解難題,使廣大市場主體不僅能夠正常生存,而且能夠實現更大發展,著力形成穩就業保民生的長效機制。
負擔做“減法”
新產業新業態快速補位
最近,億杰控股集團董事長陳高志正忙著對接“雙碳”領域的混改項目。
億杰控股集團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,多措并舉謀新路、拓市場、穩增長,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逆勢增長,營業收入增長46%,利潤增長21%。億杰控股集團參股的陜煤新型能源公司緊抓采購、營銷和生產經營過程管理,經營效益再創新高,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8.99%,利潤同比增長73.39%,迎來了開門紅,提振了發展信心。
“疫情之下,集團主業受到了一定影響,在此情形下,我們積極調整發展思路,圍繞創新發展、綠色發展、高質量發展,在參與混改、發展‘雙碳’經濟、助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、堅持國際化發展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!闭f起這些,陳高志滿心歡喜。
今年以來,我省想方設法幫助市場主體降成本、減負擔、卸包袱,各級各部門對照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確定19個方面72項改革舉措,狠抓工作落實,先后創新推出“政策速推、問題速答、優惠速享、稅款速退”的“陜速辦”措施,完成精簡出口退稅涉稅資料報送、簡化退稅辦理流程,全省正常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已壓縮至6個工作日。不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,持續壓減涉企審批手續和辦理時限,方便企業用電、用水、用氣……以“減負”為市場主體“加力”。
同時,我省以關系民生和營商環境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、限制競爭為重點,加大反行政壟斷執法力度,不斷深化涉企收費專項治理,優化市場環境,為市場主體創造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機會。
減稅降費、優化融資環境、政務服務便利化等一系列政策“組合拳”“連環招”,增強了市場信心,提振了發展預期,也激活了市場主體創新創造的主動性,讓更多市場主體從最直接、見效最迅速的幫扶政策中增強信心和底氣。
與去年同期相比,雖然一季度市場主體數量增速放緩,但是在一些領域出現了逆勢增長。一季度,全省新產業新業態領域新登記市場主體1.84萬戶,同比增長10.33%。其中,數字內容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分別增長39.08%、23.69%,這些領域市場主體的快速補位,為我省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。
“乘法+除法”
為市場主體提供持續養分
目前,受疫情、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,部分企業遇到市場需求不足、成本上升等困難,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。同時,我省企業總量較少、市場主體“含金量”不高、新產業新業態規模較小等問題仍然突出。
保市場主體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關鍵,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。
為了讓“有形的手”更有力,既要走好增強政策供給的第一步,也要抓好政策落實的關鍵一步,做好“除法”,消除堵點、解決難點,為更多市場主體茁壯成長提供“沃 土”“陽光”“雨露”。
我省各級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,推出有針對性的配套舉措,確保各項紓困政策盡快落實,讓利好政策盡快轉化為市場的發展推力;統籌推進重點產業鏈提升計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,堅持招商引資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,以增量激活存量,以存量帶動增量,提升企業走出經營困境、實現更好發展的能力;著力發揮大企業和優勢企業的主體作用,向中小微企業開放資源、開放場景、開放應用、開放創新需求,為創新創業提供支撐,提高中小微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。
同時,我省以改革做“乘法”,持續提升行政審批效能,穩步推動“全省通辦”“跨省通辦”,積極推進“一業一證”“一件事一次辦”,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辦事效率,營造公開透明、公平競爭的市場準入準營環境和市場秩序,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。
下一步,我省將繼續延期、擴圍、加力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的各項政策,加強政策協同,打通政策落實關鍵點,努力將政策紅利加快轉變為發展動力。與此同時,我省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,加速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,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“放管服”改革,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快速恢復,加快培育形成競爭新優勢,讓更多市場主體生得下、長得大、活得好。
|
|